查看原文
其他

媒体报道 | 牛津、康奈尔、北大…他们考上秘诀是什么?我们跟这群华附“学神”聊了聊!

你打开了  华南师大附中

第481次图文,今年第120篇内容



牛津、康奈尔、北大…他们考上秘诀是什么?

我们跟这群华附“学神”聊了聊


日前,华南师大附中一众已经被国内外名校录取的“学神”们聚集在一起,为高二的师弟师妹们现身说法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与这群“学神”聊了聊。


哈佛大学

牛津大学

布朗大学

康奈尔大学

北京大学

......

日前,华南师大附中一众已经被国内外名校录取的“学神”们聚集在一起,为高二的师弟师妹们现身说法,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也与这群“学神”聊了聊。

记者发现,这些优秀的学子,都是“快乐学习”的实践者。“快乐学习”的真谛不是轻轻松松,而是真心热爱,不功利。

〓学神名单〓

  • 李其嘉 康奈尔大学录取,年级分会主席

  • 周致远 布朗大学录取,年级分会主席,华附奥班班长

  • 谭亦舟 全美顶级艺术类院校罗德岛设计学院录取

  • 娄奕张 牛津大学录取

  • 何璐希 哈佛大学录取,校学生会主席

  • 蔡天霖 北京大学录取,化学国家集训队队员

Part1 

是怎么考上藤校的? 

好好学习,不断尝试、服务社会

—周致远—

我在美国参加过数学的夏校,个人目标就是学贯中西。中美教育确实有很多不同,但在我看来都挺有意思的。在美国夏校,我们要思考最基本的问题,例如如何定义1和0,这是我之前没有想过的问题。而在中国,则会有许多奇思妙想的题目,那种冥思苦想,然后灵光一闪的感觉也让我非常享受。我很向往能够把中西教育的差异性,以一种很优雅的方式结合起来。


周致远,布朗大学录取,年级分会主席,华附奥班班长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摄

—周致远—

华附的校训是‘敬德修业,格物致知’。所以我认为作为华附学子,要做到有社会责任感、有担当。为此,从2018年9月开始,我开设了网上的“生生互助”数学课,给乡村的学生讲题。主要是讲高二的题。我自己录一个解题的视频,小题就录一个短视频,大概五分钟,大题就录一个十五分钟左右的长视频,然后放到某一个课程网上。几乎每天录一题,现在已经坚持了200多天,迄今已经服务了2500多名乡村学生。我认为社会责任感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还是很重要的。

—剧透时间—

华附每年都组织学生学农,与很多学校到学农基地不同,华附的学农是深入到广袤农村,在稻田间、鸡舍里、灶头旁感受真实的农村。学校为找到原生态的村庄,还“三迁”学农点,哪里苦,哪里农活多就去哪里。同学们还要在乡村小学支教。

Part2

在“神学院”读书是一种怎样的感受?

又快乐又纯粹,洗澡的时候都在镜子前解题

—谭亦舟—

老师们特别重视学生们的想法,在这里,“好好学习”并不是唯一,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,目标,老师们都可以理解、认可、并且引导学生前进。所以我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。还有就是,华附学生自我认知能力都挺强的。在这里不仅有理科强人、文科大佬,还有大导演、歌星,我们都说在华附根本狂不起来,自卑也自卑不过来,于是就埋头干自己的事儿了。


谭亦舟,罗德岛设计学院录取,全美顶级艺术类院校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摄

—蔡天霖—

华附是一所兼容并包的学校,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。每一个学生都清楚自己想做什么,并且为之努力。这里就像一个大花园,什么花都有,什么种子都能成长。所以我在这里也能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,一起发现学科之美。而且我的化学教练也是华附毕业的,后来一直读到北大博士,我在她身上感受到了做学术的纯粹和快乐。

—娄奕张—

在华附学会了享受学习这件事。我以前也认为应付学业不是什么享受的事,但来到华附却发现,同学们真的是热爱学习,他们会自己在电脑上画几何图,去证明一些猜想,去自学大学课程,完全不是为了高考功利地学,就是发自内心的喜欢。我也被他们感染了。有一次我想一道数学题,洗澡的时候还在想,当时镜子上有水雾,我就在镜子上画图,退后几步看,大脑“叮”一下就有了灵感,题就解出来了,真是退几步海阔天空啊。


娄奕张,牛津大学录取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摄

—何璐希—

华附社团很多,要平衡学习与活动非常不易,但挑战也会让人得到很大的锻练。在华附老师们都很包容我们的各种想法,鼓励我们创新,同学们也非常有魄力将设想努力地打造成现实,这也一直激励了我不断前进!

—李其嘉—

华附的选修课多到让人震惊,也正因为如此,无论是多小众的爱好,在这里都能找到同好。而且老师支持学生的每一个选择,让我们无论是选择高考、艺考、出国,都能很有底气地走下去。


李其嘉,康奈尔大学录取,年级分会主席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摄

Part3

未来的路想怎么走? 

—蔡天霖—

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,学术无国界,北大毕业之后我想出国深造。其实我国在化学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,未来我想回国投身到化学相关领域中,干出一番事业,做出贡献。

—李其嘉—

我短期目标还是希望能一直快乐地学习,享受学习的过程。

—周致远—

我想在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。

—何璐希—

未来我希望继续拓展视野,先多作尝试,在快乐学习中思考研究方向,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
—娄奕张—

我想快乐地度过大学时光,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,这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。

—谭亦舟—

因为我是学建筑的嘛,我想以后回来华附建楼。(校长笑了:这个可以有,不过我们得先给你留一块地。)


沈乐佳(本次圆桌会议主持人)全国最美中学生,校学生会主席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摄

Part4 

你眼中的“学神”是什么样的?

—娄奕张—

我的同学全是一群戏精,能唱能跳能演,还经常学一些旁人看来“没啥用”的东西,真的是全面发展。

—周致远—

所有的人都能做很多事情,搞竞赛、复习高考的内容、准备出国事项、参加学生会。当你身处一群能同时做很多事情,而且都能做好的人中间,你慢慢也会变得跟他们一样。

—蔡天霖—

我以前也不是特别爱学习的人,特别喜欢打游戏,所以初中没考上华附。后来初中我“改邪归正”了,还爱上了化学,就考上了华附。然后我在这里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,他们让我感受到了化学独特的美,坚定了我走科研道路的决心。

最后华附校长姚训琪表示,华附的孩子,都特别的自信,阳光。在座的各位都非常优秀,华附希望带给学生的,是更优秀的平台。华附学生的自信,基于他们充分发展了各自的兴趣爱好,而我们要培养的,正是这种全面发展,高素质的现代人。我相信,这些孩子从华附毕业后,已经具备了面对学习、生活中各种挑战的能力。

华附校长姚训琪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摄


〓为什么华附这么牛?

来看看2019届整体情况

  • 高二时1人被北大英才班录取,11人被中科大少创班录取;

  • 苏华和蔡天霖同学分别入选物理和化学国家集训队并保送北京大学;数学6人、物理4人、化学5人进入省队;

  • 数十名同学获得五大学科竞赛的省一等奖;

  • 13位同学获得清华北大降至一本线录取资格。

  • 部分同学获得外国名校的offer,如哈佛大学、康奈尔大学、布朗大学、牛津大学、罗德岛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。

 

▌文字:记者刘晓星

▌图片:记者庄小龙

▌编辑:董业衡

▌转载自:“广州日报”客户端4月16日


相关链接:




公众号ID:hsfzgd

欢迎关注

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

微信公众号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